首页

SM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9 00:09:35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93382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明中都宫殿院落与水系遗存考古获重要进展

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不仅可以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而且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拓展人脑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十大公民举报案例”案例三及案例四

广州11月1日电(记者 阮煜琳)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出征,奔赴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本次考察任务将继续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永盛”号货轮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物资运送任务。本次南极考察将历时近7个月,预计于2025年5月返回国内。

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思想纵横)

传统输电线路运维,主要靠人工巡视和检查,这不仅费人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还低,遇到偏远山区或人员无法到达的地方,就会出现管理的空缺。

上海补贴1.5亿元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边疆地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据首尔市政府和首尔观光财团当地时间6月28日消息,首尔汝矣岛上方将于7月升起直径22米的巨型月亮造型系留式氦气球,首尔市政府将其正式命名为“首尔之月(SEOUL DAL)”,有望成为首尔市夜间旅游地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